韩国首尔市钟路区清溪川路,中国银行首尔分行的办公大楼坐落在闹市中心。当记者见到银行的领军人物时,听到的却是一句地道的重庆话:“欢迎你们——来自家乡的客人。”
他叫黄德,中国银行首尔分行的行长,一个地道的重庆万州崽儿。他从大学开始至今,与朝鲜半岛“纠缠半生”。“我现在有两个家乡,一个是生我养我的中国,另一个就是朝鲜半岛”。
万州小伙留学朝鲜
黄德今年47岁,他说赴朝鲜求学,是改变他人生的关键一步。
黄德说,1987年,中国与朝鲜有一个文化交流协定,两国相互公派留学生。正上高三的黄德报了名,他很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事隔多年,黄德依然记得1987年9月23日。从这天开始,他与朝鲜半岛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当年,他与其他留学生抵达平壤市,就读平壤建设建材大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。
初到朝鲜,语言关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大困难。黄德回忆,因不会朝鲜语,买日用品都很困难。课堂上,老师讲课也听不大懂。不过,班上的朝鲜同学很热情,要买东西,他们就当翻译。“朝鲜人的热情、友好,让我很快渡过了难关。”
后来,黄德居然还能熟练地用朝鲜话参加演讲比赛、辩论赛,并成功竞选为朝鲜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主席。黄德学的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,但他对金融贸易更感兴趣,所以,从大三开始,便开始了这方面的专业准备。
求学很苦,黄德也想家。
“想家就写信,给父母、给弟弟妹妹、给同学……”那时没有网络,一封书信往来大概要一个月。黄德说,每周二是最期盼和幸福的日子,下午收信、晚上写信,整个教室、寝室都是静悄悄的,“仿佛那一刻回到了家乡、回到了父母身边。”
有了家人和祖国的支持,黄德安心留在朝鲜学习,度过了5年的学习时光。
赴韩国工作成为分行行长
1992年,黄德大学毕业了,这一年,中韩建交。也是这一年,中国银行在韩国设立代表处。
“当时,会韩语的人才并不多。”黄德依据自己的语言与专业优势,主动向中国银行递交了求职申请。随后,黄德顺利成为中国银行招募的72名海外人才之一。在北京,黄德从出口贸易做起,半年后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。
1997年3月,黄德被派往中国银行首尔分行。黄德天生就是学习型人才,当时,金融危机爆发,诉讼纠纷不少。这倒逼黄德走进了韩国高丽大学学习法律专业,最终拿到了硕士文凭。
在韩国11年,黄德从代科长、科长、副部长、部长,做到了二级副行长。2008年,黄德调回国内。工作之余,他又参加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MBA的学习。
2010年底,黄德走马上任中国银行首尔分行行长。
“相比5年前,分行资产提高了10倍,利润达到了1亿美元。”首尔分行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卫鑫称,在黄德的带领下,这几年是首尔分行飞速发展的阶段。
黄德很谦虚,他认为取得这些成绩,缘于祖国的日益强大。
逢人就说重庆值得你去投资
“我家人还在重庆,我工作又忙,所以回重庆的时间不多。”2015年6月23日,北京现代重庆分公司在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,黄德也回到了重庆。
在韩国,中国银行与现代汽车有很好的合作关系。黄德说,自己是重庆人,又长期生活、工作在韩国。他愿意为两者的合作做一些服务工作。黄德说,现代汽车带去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,一大批的汽车配套企业。在韩国,在不同的场合,黄德都会随时推介家乡重庆,他的推介语第一句话就是:“你们应该去重庆发展!”
随时随地推介重庆,黄德常说:“因为重庆值得你们去投资发展。”
努力做好韩企来渝桥梁
重庆优势,黄德张口便来:一是近年来,重庆经济发展在国内增速领先,运行态势很好;二是重庆战略地位凸显,既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,又连接中东、南亚等地区,有发达、完备的港口、铁路、航空、物流等基础设施;三是中新项目落户重庆,新加坡的选择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。
重庆的发展,成了黄德放不下的牵挂。现在,随现代汽车一起前来的大批汽车配套企业落户两江新区、南岸、铜梁等地。去年,黄德还推荐了两家韩国企业落户长寿、江津。
“我在推荐过程中,还为双方提供咨询服务。”黄德说,他既要向国内同行分析韩国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,又要向韩国企业介绍国内金融的服务规则。“中韩经贸往来频繁,我希望通过我的引导,为家乡重庆争取更多的韩资企业投资入驻。”